5月31日,第五届(2024-2025学年)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重庆市区域赛在渝北区隆重开幕。本届大赛以“科技强国?未来有我”为主题,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主办,重庆市关工委、市教委、团市委、市科协、市少工委联合主办,市工程师协会承办,市青少年科学素质研究会、渝北区龙头寺小学协办。
重庆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市政协原副主席何事忠,重庆市区域赛组委会主任、市工程师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市政协原副主席陈万志,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组委会主任王卫国,重庆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韩国涛,渝北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唐密等出席开幕式。重庆市工程师协会理事长王力军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总裁判长与参赛队员代表分别庄严宣誓,承诺恪守竞赛规则、弘扬科学精神。
唐密表示,渝北区将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重要指示精神,在科学教育协同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
韩国涛提到,市关工委致力于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本届大赛被列为市关工委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吸引了来自全市6610支队伍、8341名青少年选手的参与角逐,赛事规模与影响力再创新高,鼓励广大巴渝少年以赛促学、以学促创,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
王卫国强调,全国青科赛积极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促进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投身科学实践、提升科学素养,为培育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打下坚实基础。重庆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和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在培育未来人才领域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希望参赛选手们赓续和弘扬科学家精神,胸怀报国之志,树立远大理想,积极创新创造,用科学的智慧与科技的力量,追逐实现人生梦想,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次大赛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共设18个赛项,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创意设计等前沿领域。其中7个线上赛项依托数字化平台展开云端比拼;11个线下赛项采取“主分赛场联动”模式。主赛场设于渝北区龙头寺小学,分赛场落地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
其中,主赛场注重工程素质培养的赛项亮点纷呈,比如超级工程师赛项,参赛选手操作小型加工设备,设计并制作机械结构(如星球车),完成创新作品,遵循“无限畅想—概念建构—设计绘制—加工组装—任务挑战”的设计思维模式,培养创新能力及工程师精神,引领未来大国工程师精神;superAI机器人工程创新赛项上,参赛选手们通过设计机器人并编程执行任务(投沙包到高塔),注重工程创新,锻炼逻辑思维与规划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分赛场设极限冰壶赛项,参赛选手超2000人。
此外,与会领导及相关单位代表还前往赛场进行了巡场指导。
此次赛事既体现出科技特色,又兼顾实践性与趣味性,充分激发了青少年的探索热情。本次大赛角逐出的优秀队伍将晋级全国总决赛。
(市工程师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