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重庆市推动中医药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关于“挖掘特色疗法、培育技术人才”的战略部署,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2025年7月25日,由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主办,市中医药学会肾病专委会承办的“第三期中医特色技术中药结肠水疗法临床应用研修学习班”在渝成功举办。
本期学习班聚焦中医药特色技术在肾病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旨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肾病诊疗水平,推动巴渝中医肾病学术传承与高质量发展。来自全市15家医院的医疗及护理临床骨干参加培训,系统学习中药结肠水疗前沿知识,并通过实战演练深化理解。
会议指出,本期研修班搭建起高起点学习平台,旨在推动中药结肠水疗技术在基层的规范化应用。全体学员要坚持以“理论为基、实践为本”为原则,构建技术闭环,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目标。
培训班邀请了多名专家,结合各自深厚的临床经验和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学员们带来了精彩的专题讲座??纬滩捎谩袄砺壑?案例赋能+实操演练”模式,聚焦中药结肠水疗法对“慢性肾衰、尿毒症前期”的临床价值,阐释“郑新国医大师工作室”学术思想及巴渝中医流派精髓,并严格考核操作规范。学员们一致认为,培训内容实用性强,为提升肾病诊治水平、强化中医服务效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提供了有力支撑。
结业仪式上,重庆市中医药学会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杨敬作总结讲话并颁发证书。她高度肯定学员的学习态度,强调本次培训是提升全市中医临床服务能力的重要契机,要求学员将所学积极规范应用于临床,惠及群众,为我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为我市中医肾病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动能,通过推广特色适宜技术提升了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惠及慢性肾脏病患者,助力健康中国建设。重庆市中医药学会肾病专委会将持续搭建平台,推动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
(市中医药学会 供稿)